因為三級警戒不宜出門,最近我一頭栽進烘培世界裡,深深覺得腦袋無法休息、整天都在思考、然而又不喜歡運動的焦慮人,都應該嘗試一下,而且要以一種不求快速、只求過程的心態去嘗試──白話說也就是全手工拉,活了將近四十年,我只有在睡覺時和揉麵及過篩自熬餡料時,腦袋居然是關機休息的,每次揉完,手臂很酸、汗沿著下巴滴下來,身體很累但腦袋超級神清氣爽,我徹底愛上這件事跟食慾根本無關,而是跟腦袋有關啊!
而且,這實在是檢視自身性格的好時候。
所謂過猶不及,你是否想過,自己是容易「做得太過頭」的人、還是馬馬虎虎「做的不及格」的人呢?我記得之前寫過一篇文章,說那種容易半途而廢的人,往往不是懶惰、相反的其實是個完美主義者,因為做不到完美,所以完全提不起勁去做。
可是,無法做到完美,是為什麼呢?
最近我老泡在廚房裡,打發蛋白時,畢竟是新手,食譜上寫的七分發、八分發,看的時候覺得都懂了,但自己動手時卻很猶豫。幾次打太發而失敗後,好像被強迫轉性格一樣,從猶豫就多打幾下、轉成了猶豫就停手,然後竟意外地發現,往往那些讓我感覺猶豫的時刻,其實早已經夠了。
其他事情也是一樣。就像那些得上台的時刻,有些人永遠在前一晚覺得自己準備不好,忙忙亂亂搞到三更半夜,甚至都躺上床了,又想到該多做些什麼而爬起來,最後總是因為睡眠不足,造成隔天發揮失常。
通常這種狀況,周遭的人就會說「誰叫你什麼事都要拖到最後才做」,可是我告訴你,即使你一年前就開始做,到了最後一晚,你還是會慌慌張張的,因為當事情還沒有結束之前,你就是會每天想著這件事、想著怎樣才可以更好,你無法提前準備「好」,是因為你把「好」的標準提高到一千八百分,當然永遠不夠好。
小時候玩十點半,莊家問你「補不補」時,你怎麼選擇?我是那種拿到八點一定喊補、拿到九點掙扎的要命的人,下場經常是補過頭,然而有趣的是,補過頭爆掉時,我心裡想的是「我運氣太糟了」、沒補輸掉時,我心裡想的則是「我太僥倖心態了」,什麼都是我我我,覺得問題一定出在自己身上。
但其實,很多是後不是你不夠努力,只是對方運氣太好罷了。